安平县平章丝网制品有限公司是石笼网的专业生产厂家,厂家直销,交货及时,质量优良,价格合理,欢迎大家咨询产品技术参数及来厂参观洽谈,联系电话:17331886870.
我们拥有自己的工厂设备及技术的研发,我公司共有石笼网机12套,员工200余人,日生产能力5万平米以上。本公司参与了长江三峡、南水北调、三江治理等大型水利工程。欢迎大家咨询产品的规格、价格。或者莅临公司参观洽谈。
石笼网是使用机器将金属线材单向搓捻两周编织的六角形网(六角网)制成的网箱,厚度在0.15-0.5m(含0.5m),又称石笼和护垫,石笼网垫由隔板分成若干单元格,为了加强石笼网垫结构的强度,所有的面板边端均采用直径更大的钢丝。
长寿区,隶属 重庆市,地处重庆腹心,襟 长江而临主城。介于东经106°49′~107°27′,北纬29°43′~30°12′之间。古属 巴国枳邑,原名乐温县。因县民多高寿,于公元1363年改置长寿县。位于重庆市主城东北隅,属于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地跨长江南北,东南接壤 涪陵区,西南与 渝北区、 巴南区为邻,东北接 垫江县,西北与 四川省 邻水县相接。距 重庆主城区50余千米。
2014年,长寿区 幅员面积1423.62平方千米,辖7个 街道、12个镇, 户籍人口90.2万(2015年, 常住人口82.43万)。2015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GDP)430.1亿元,比2014年增长11.8%。
长寿区是重庆 大都市区之一,距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仅40分钟车程,是重庆陆路的交通枢纽和长江上游的重要 港口,是重庆特大城市经济社会资源向三峡库区辐射的重要中继站。渝长、长涪、长梁3条高速公路在此交汇, 渝怀铁路在境内设有客、货运编组站, 长江黄金水道绕城而过,万吨级船队常年可通江达海。 有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 长寿湖 , 长寿古镇等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长寿区新貌 (8张) 早在七千多年前,长寿境内就有 土著民族居住。至周代(公元前十一世纪),“ 巴人”在重庆全境、四川东部、贵州北部、湖北西部等地建立 巴国,定都今重庆渝中。长寿时称巴国枳邑。
秦惠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灭巴,建巴都郡(今重庆),在枳地(今 涪陵城东枳里乡)置枳县,今长寿地属 枳县。
蜀汉(公元220—263年)巴郡益州治 江州县,先帝刘备在今长寿城附近设常安县(属枳县)。北周武民三年(561)废枳县,其地并 巴县。
唐武德初年(614年),县西置温山县,隶属于南潾州。武德二年(615年),置乐温县,因其地常温,禾稼早熟,民乐之,故定名为乐温县,隶属于南潾州,又在县西南置永安县,隶属 涪州。武德九年(622年),乐温县改属涪州。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永安县被撤销,并入乐安县。
宋熙宁三年(1070年),温山县被撤销,改为温山镇,并入了乐温县。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乐温县并入涪州。
元末 明玉珍及其子明升踞蜀十年(公元1361-1371年),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夏,都重庆。明代洪武六年(1373年)九月,明玉珍以“县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人多寿考”将乐温县改名 长寿县。
明洪武六年(1373年),长寿县由涪州划属重庆府辖,治所未变。
清嘉庆年间,省下设道,长寿县属川东道。嘉庆七年(1802年),县署由河街迁至今城内新署街(今凤岭社区)。
民国三年(1914年),改川东道为东川道,长寿县属东川道。民国七年(1918年)后,全省军阀割据,长寿县先后划属刘湘、杨森防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撤道,省辖县,知事公署名县政府。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川政统一,长寿县属四川省第十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大竹县城。
1949年12月2日,长寿县解放。12月18日长寿县人民政府成立。1950年1月23日,川东行政公署通令,长寿县由大竹专区划属涪陵专区。1952年11月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通知,将长寿县划属重庆市辖。1953年1月1日,长寿县复划属涪陵专区。1959年4月17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通知,将长寿县复划属重庆市辖。
2001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 2002年4月9日,重庆市长寿区成立。
1984年3月,改公社为乡,生产大队改为村,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8月27日,太平乡更名三平乡,回龙乡更名罗山乡,沙溪乡更名新沙乡,三合乡更名芦池乡。
1985年3月,新建狮子滩镇;7月5日,撤销葛兰乡建 葛兰镇。
1986年,全县辖9区、4镇、40乡,574村、26居民区,4705村民小组。
1994年3月,撤区并乡后,长寿县辖凤城、朱家、狮子滩、葛兰、晏家、江南、邻封、但渡、云集、双龙、龙河、石堰、云台、海棠、沙石、新市、付何、渡舟、八颗、洪湖、万顺、称沱22个镇;扇沱、石回、焦家、华中、飞龙、合兴、罗围、乐温、义和、黄葛、天台、大坝、三平、芦池14个乡。县政府驻凤城镇。
2001年11月21日,重庆市政府批复同意但渡镇政府驻地由但渡村三堡石迁至下洞村宋家庙。
2002年末,辖22个镇、14个乡,38个居委会、569个村委会。